160548v3qnbbdmhudzamal

王凯热门新剧推荐,让人不忍快进的精彩之作!

[复制链接]
查看811 | 回复0 | 2025-2-5 14: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毒药君就说过,最近国产剧会有大动作。

在潘粤明新剧《龙岭迷窟》上线登榜之后。

这周,两部值得关注的国产剧也终于开播了。

一部是带有时代观察性质的短篇网剧《我是余欢水》。



另一部则是历史古装大剧《清平乐》。



有意思的是这“一短一长”,都出自这几年国产剧的爆款制造者 — 正午阳光。

从前年的《大江大河》,到去年的《知否》和《都挺好》,只要正午出手,十有八九不会太差。



而两部剧从刚开画的口碑来看,一个8.5,一个8.2。

在国产剧中,都属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全网台播放量方面,《清平乐》空降榜首,《我是余欢水》名列第四。

无论是话题还是讨论量,都还制造了不少热度。



那么这两部剧,究竟怎么样?

今天,我们就择其一,先说说这部今年最受期待的古装剧 ——

清平乐

Serenade of Peaceful Joy



本剧的历史背景和去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样,都是发生在宋朝年间。

而两部剧的导演也都是张开宙。

去年《知否》虽然制作精良,故事后劲足,但由于拖沓的节奏,最后还是呈现出口碑两级的情况。

事后,就有网友开始调侃导演的叙事节奏。



这种明显的导演特色也延续到了《清平乐》。

从服化道,到摄影灯光,再到叙事和细节,都和《知否》一脉相承。

这种风格既有优点,也有不足,这个待后面细细交代,。

先来介绍下作品背景。

《清平乐》改编自作家米兰Lady所著的《孤城闭》。

说到剧名的改变,其实也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

剧集原名也叫“孤城闭”,在全国疫情缓解,武汉解禁的情况下,“孤城闭”显然不合适宜。

现在用到的“清平乐”,则是宋词中最常用的词牌名。

这既能体现故事的宋朝特色,也和万象复苏的现实相契合。



当然,剧集绝非只是片名的改变。

原著《孤城闭》是一部纯正的古装言情小说。

故事主要围绕着北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之间的缱绻爱情展开。

所谓“孤城闭”,指的是主角在宫内和大时代下呈现的人生格局和心理状态。

而电视剧《清平乐》则是以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为线索。

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控朝政,到爱民治国的故事。

从风起云涌的朝堂,到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

这种以塑造历史人物为主线故事的方式,其实已经渐渐向正剧靠拢。



前面说了《清平乐》节奏慢,看了前两集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背景铺垫多。

虽然这一部半戏说历史的古装剧,但是《清平乐》大部分还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

对于大众而言,宋仁宗最著名的故事还属“狸猫换太子”。

相传,刘氏、李氏在宋真宗晚年争当正宫,刘氏将李氏生子换成剥皮的狸猫,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

李氏被打入冷宫,而将刘氏立为皇后。

后来,刘氏生子夭折,而李氏的儿子几经波折被立太子,成为宋仁宗。

不过这个故事只是戏说,《清平乐》并没有采用,而是选择更接近史实的版本来讲述。



《清平乐》前两集时长接近两个小时。

花这样多的篇幅去讲述赵祯的身世风波,目的是交代人物成长前史。

赵祯年少即位,太后刘氏揽权辅政,剧集开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已近十年。

少年宋仁宗在此控制下,又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心中愤怒自然难平。

但由于年少,性情不稳,能力不足,实权单薄,也无力反抗。



这时的赵祯还只是一个任性冲动的小孩,抓住机会就不顾后果地反抗。

比如,他冒着风险执意要去见生母,却把朝中政权隐患抛之脑后。



反观刘皇后,并不是为了私欲而掌握权力,而是为了维稳朝中大局。



虽然,赵祯此时性格冲动幼稚,但却展现出仁爱和治世之心。

不过,这样的思想和愿景,还不足以匹配他的能力。



有人不理解,赵祯为了生母折腾了两集,原因又是为什么?

除了交代人物成长前史,另一个目的是还原历史人物和历史特点。

赵祯之所以被庙号奉为仁宗,其实就是对他天性仁孝、宽厚和善的性格体现。

而生母风波,在历史上也是赵祯一生中最重视的一件事。



从大环境来看,宋朝开始儒学复兴,人们对于儒家礼教越发重视。

上至统治者,下至百姓都很在意自身品德的修养。

相比唐朝的开放自由,宋朝社会的思想风气则相对保守。



剧集节奏慢的第二个原因,人物登场多。

虽然,《清平乐》是以仁宗赵祯为主线。

但是,剧集开篇却一次登场了多个人副线人物。

其中,包括以刘皇后、八大王、吕夷简的朝中政治线。

由此铺开了赵祯掌权前的政治格局。



同时,还有对赵祯政治生涯有及其重要作用的晏殊、范仲淹、韩琦。







另外,涉及到感情线的角色在前两集还未登场。

其中包括皇后曹丹姝(江疏影饰),以及原著的主角,公主赵徽柔(任敏饰),内侍梁怀吉(边程饰)。



说了这么多剧集节奏慢的原因。

仔细想来,故事线杂并不能作为拖沓的主要推辞。

慢节奏交代细节,虽然有助于让观众理解剧情和人物。

而太过缓慢的剧情推进,反而又会降低观众的追剧感观,从而导致弃剧。

特别是对于有69集的大剧来说,一味的慢可能会让好汤炖胡了。

所以这个度,还需要准确把握。



但退一步来讲,对于一部古装历史剧来说,除了欣赏剧情,还能欣赏什么呢?

其实,这几年的古装剧,已经给了一个慢追剧的理由。

那就是,精致的服化道摄。

如果说,对故事好坏的评价属于主观判断。

那么剧集外在的精致,则可以作为一种客观证据。

和《长安十二时辰》繁华奔放的美学比,《清平乐》的视觉美学则清素淡雅。

宫内不是金雕玉镶,而是以木质简居为主,整个色调也是冷色为主,暖色为辅。



一些一些场景的构图和打光,尽显中国的古典之美。





人物造型也是极近贴合史实。

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黄色的龙袍,自己去查查史料。





最后,再说说王凯饰演的赵祯。

先说气质,纵览整个宋朝统治者都是文治为主,所有皇帝都带有一丝文人气质。

再加上,历史上赵祯的温良性格,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最后养成了喜怒不露的习惯。

所以剧中的赵祯,少了皇帝的霸气,而多是内敛与沉稳。



虽然赵祯心里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所处的位置从来不允许他肆意妄为。

即使知道自己生母病危,他依然忍痛召开元旦大朝会。

在王凯的眼神也都看出一个作为皇帝的痛苦和委屈。



总体来说,《清平乐》呈现出来的质感比《知否》更加精良。

至于追剧的快慢,这个完全取决于观众的心理和口味。

但是毒药君最后还得多说一句话。

作为一部古装大剧,并不能走只讲爽的快消剧模式。

而是在每一个场景和每一句台词中,需要仔细品出味道。

所以,沉住气别按快进键,说不定会有别样的观剧体验。

全文完,图片源自于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vatar

3

主题

0

回帖

3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