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48v3qnbbdmhudzamal

[市场活动] 瑞鸣音乐与您相约『HAVE2023昆明国际高级视听展』

[复制链接]
查看147 | 回复0 | 2025-2-24 17: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这个音乐吗?

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支持我们的实体唱片哦∧∧





『HAVE2023昆明国际高级视听展』

时间

4月7日-9日

(周五/周六/周日)

地点

世纪金源大饭店

瑞鸣展房

529











即将上线

【瑞鸣二十周年纪念套装】

展会现场可接受预定





《中国音乐地图》系列



《听见湖南》

万千锦绣潇湘

深藏不朽传奇



三面环山, 北面八百里洞庭连长江,山水围合,把湖南围成了一个难与外界相通“桃花源”。东有罗霄山,南有南岭,武陵山、雪峰山横亘在湘西大地,笔直的峰林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群峰之间孕育出五千多条河流,著名的“三湘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穿山遁地,千迥百折,接纳着沿途的大小溪流,最终殊途同归、万法归宗,全部汇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长久以来,出入湖湘,人们不得不翻山越岭,或奔命于波涛之中,从屈原到贾谊,再到李白、杜甫、柳宗元等文豪,文人迁客都在湖南留下了人生的长吁短叹。
三湘四水联手群山大湖,把湖南分成风格各异的区域,山水之间大大小小的平地,成为湖南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片区域亦显示出其独特的气质。城名、城址两千年未变的长沙,并非因循守旧的老夫子,反而一副血气方刚的青年模样,泼辣爽朗,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湘北门户岳阳,北枕长江,怀抱洞庭,尽收三湘四水,渔业发达、水田密布,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常德古称武陵,北宋有“常德”之名,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渔人误入桃花源、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这里流传千年,创造了独有的“善德文化”。
而湖南湘西,却是另一种难以描摹的存在,仿佛从来没有一块土地,像她这样氤氲着灵动、充满了神秘。高山峡谷将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悉数接纳,村村寨寨隐于云烟深处,各自依着自己古老的信仰和习俗而生活。近现代文明也因山水阻隔,在湘西放缓了脚步,这里不仅保留了奇峰秀水,更保留了那些远离尘嚣的清澈灵魂。

《听见云南》

踏虹彩云南境,

聆万物有情有声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大河大川急泻千里,一气奔腾过横断山脉的十万大山,云岭山脉与元江河谷将这片彩云南境的神秘土地,分为地势迥然的东西区域,而北境与西藏交界处,梅里雪山巍峨绵延,耸峙入云,海拔高达6740米,到南部与越南接壤的元江出境口,包裹在原始密林中,海拔仅76.4米。纵横破碎的高山深谷间,散落着坝子与湖泊。它或许是中国最复杂多样的一片土地,也是无数人心中的云深秘境,世外桃源,是地平线处日月在心头停泊的家园。石林、土林、红土地、冰碛湖、梯田……幽兰与杜鹃怒放在横断山区的大山深处,大象、金丝猴、长臂猿和无数珍禽异兽徘徊在西山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凤尾竹掩映的竹楼畔,孔雀悠然踱步,而风花雪月的苍山洱海下,有万只彩蝶在泉畔翩跹……

这里的文化景观、民族风情的复杂、美丽乃至野性,毫不逊于它的自然生态,56个民族中的25个世居于此,各色原始信仰与世界四大宗教的信徒在此共生共存。三千年来,一个个古老民族从四方迁徙而来,与原住于此的部族交汇,井然有序地形成各自的聚居地,一个个古国如一颗颗明珠,在此兴盛又湮灭——无数传说中引入向往的古南诏国,于金庸笔下被屡屡提及的大理王国,曾与楼兰、夜郎齐名的神秘古国之一的古滇王国,作为百越一支的句町古国,传说中滇越乘象之国的勐卯古国,以及哀牢古国、自杞国、果占璧王国……好像这片土地的文明,如它的气候与地貌一般,自由、多变,难以归约在一个简明统一的脉络之下。然而,无论怎么风情殊异,这里的人们都有着同样的开放与友睦,当音乐响起,酒杯满上,或节日到来,人们都能绕着火塘或在村畔林间,手拉手围成大大的圆圈,对歌跳笙,仿若一家,亲密无间。

《听见陕西》

聆听陕西,

聆听这世代流传的悠悠乐韵



陕西,一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5000年前,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于此地揭开了厚重的中国历史的序幕。随后,在波澜翻涌的时间长河中,秦、汉、唐三朝皆建都于此,以大一统的气派将古代中国推向了盛世繁华的巅峰。昔日群雄逐鹿的关中平原上,巍峨的皇陵、蜿蜒的古长城和威武的兵马俑,记述由帝王将相和英雄美人演绎的传奇故事。高耸险峻的秦岭,将苍茫大地上错综复杂的水系,在此地分界为长江与黄河,也将山清水秀的陕南地区,与八百里秦川相互隔开。连绵起伏的北山山系,则划分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的陕北地区,使人仰望峥嵘岁月,惊叹千沟万壑的黄土地所激发的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

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千姿百态的地缘风貌,在亘古的时光中,孕育了生活方式与灵魂气质迥异的五十六个民族,和随之对应的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以及浩如烟海的音乐体裁样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上,因过于零散碎片化,而令现代人望而却步,甚至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2019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情感的瑞鸣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在历经十六年的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融合探索后,于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发起了“中国音乐地图”计划。瑞鸣音乐希望以中国地图的经纬线为坐标,以世界级的音乐制作水准,对民族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与整理。制作人叶云川,在录音大师李大康的指导下,带领整个团队,实际录制近90日,遍访陕西、新疆、吉林、江苏、广东等十余个省份,与580位民乐音乐人合作,以世界级录音设备及高采样频率,记录下千余首最为能体现本土风情的民族音乐代表作。而当代及后世的听众,可以藉由这些经久流传的乐曲,畅游于广袤而神秘的神州大地,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域风情,体会沉淀于其中的历史底蕴和民族价值观。

《听见新疆》

掀起神秘的面纱,

聆听西域千年传奇



从玉门关、阳关往西去,不复有渭城朝雨、杨柳青青,可那两个字——西域,历经千年依旧令人魂牵梦萦。曾经的西域,如今的新疆,天山横贯其间,北侧是阿尔泰山脉绵延耸峙,而南部是巍巍昆仑。风烟不尽,卷起漫漫黄沙如神秘面纱,掀起海蜃诉说古老的传奇;纵横瑰丽的峡谷间,大河涛涛,从茫茫雪域,奔腾到地势平阔的盆地,流经高原、草场、沙海与绿洲;丰美的草滩与湖泊星罗棋布,被群峰与森林环抱,其间有飞鸿与落雁,有牛羊成群。

楼兰消失了,罗布泊干涸了,轮台的原始胡杨林千年不倒,而大雪依旧年复一年落满天山路。呜咽的风吹过古城垛、烽火台与瞭望楼,那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如时隐时现、错综却绵延的命运伏线,在这片欧亚大陆的中心腹地,联结起中、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的诸多民族,随着商旅、驼马的络绎往来,在此碰撞与交汇。那些西域诸国、边陲重镇在漫长岁月中渐渐消隐,而这交融汇聚的丰富多姿的文化,依旧深深烙印在这里的各民族风俗与音乐中。古老的牧歌与史诗于部族的迁徙、贸易与征战中,传承与更新。古西域的疏勒乐、于阗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和西亚的波斯乐、阿拉伯音乐依旧能在新疆各族的民歌乐曲中寻见踪迹,如时隔千年仍依稀可辨的古道与辙痕。

《听见西藏》

走进人间圣境,

聆听青藏高原的美妙音符



改天换地的自然之力,令沧海成陆地,并不断隆升,托举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使之成为地球上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西藏,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距离蓝天和太阳最近的地方,千百年来躲过岁月时光,质朴如初,幻化成一个永恒而神秘的“香巴拉”。

走进离天最近的圣境,总令人有些许恍然。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脉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化身为神。雨雪在山脉间凝成冰川,融水汇成河流静静流淌,滋养大地,凝成一个个蓝的、绿的宝石;也有河流向下深深切开地表、夺路向前,汇聚成滔滔大河,最终流入海洋。冰川、草原、河流、森林、峡谷、戈壁,交错变化,姿态万千;其间有奇花异草随风摇曳,有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自由奔跑,亦有人们世代延续的生活和信仰。

西藏位于华夏版图之西南片域,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受地理环境的自然衍变及周边国家地区文化的影响,西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象雄王朝消失了,外形酷似金翅大鹏鸟的琼隆(大鹏)银城废墟被冰雪封存,静默于世;延续了8个世纪的古格王朝也已消失。各种思想汇集于此,留下无数谜题,而今只能从绘满经咒的玛尼石刻中去遐想。吐蕃王朝走远了,布达拉宫辉映着世界之巅千年的耀眼日光,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上仿佛还传来马蹄声声和延绵不断的歌谣。

《听见四川》

悠悠琴韵醉茶香

一曲川腔蜀道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自古多险道,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伤感的诗篇。优越的自然环境又让它是理想中的天府之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在艰难和美丽中,四川人不仅开凿出一条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也在险境中走出一套自我而洒脱的生活哲学。

伴着涓涓溪流在峨眉之巅品味至臻的纯净,云蒸霞蔚的都江堰走上一圈,下一秒来到成都城,各种小吃,麻辣烫,川菜经典。沸腾的市井混杂柔情的唱段,至情至性的笑声揉着四川方言的调侃,巴适,安逸,好耍,浓烈的情感就像一锅包容一切的串串香,天南海北的龙门阵用热闹消化生活的艰难。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转角之间,偶遇别院。一树繁花,一丛翠竹,迈步进去,台上正演着《凤仪亭》,迈步出来,甘孜阿坝的藏羌山歌,大凉山的灵魂乐曲从远处传来。川西平原的田园美景,青藏高原的灵魂栖息地。四川的美,在人间,在烟火,在高原,也在天边。

尽管城外森森柏树,映阶碧草春色怡然。乐观开朗,豁达洒脱,艰辛环境里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似乎是四川人的特定标签,谁人记得那些千沟万壑的自然险峰伫立依然。“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一曲川腔道尽辛酸苦辣,一段清音安抚失落的心灵家园。

千年文明中,豁达的四川人,在苦难中活出美丽,长出独特灿烂的四川文化版图。

《听见吉林》

长白山下,

多姿多彩的朝鲜族音乐风情



在华夏版图的东北角,有一块辽阔肥沃的黑土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冬日中,闪烁着七彩光芒的冰灯,与排排悬挂的大红灯笼,是这片质朴而热烈的土地带给世人最具代表性的印象。转瞬即逝的春天,在崇山峻岭间盛放的野生杜鹃花;清凉舒爽的夏日,原始森林映入眼帘的盎然绿意;迎接金色丰收的秋季,涌动的稻浪和飘红的枫叶;更是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憧憬与向往。而在这由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联结而成的东北地区,更深藏着一方拥有浓郁而别致的民族文化风情的秀美水土,那便是身为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的延边。

让我们踏着轻快欢乐的脚步,走入吉林省的东部边疆地带,赞叹雄伟壮阔的长白山怀抱中如诗如画的绮丽风光,感受朝鲜族民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而成的蓬勃质朴的音乐气韵。盛行于这片千里沃野的,被视为二胡前身的奚琴、仿照中国筝制成的伽倻琴、仿照古琴制成的玄琴,以及源自丝路胡乐的筚篥等乐器,共同反映出自汉代以来中原音乐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广泛传播,以及其对当地宫廷、民间的深刻影响。诞生在印度,隋唐时期被用于宫廷宴乐,最终作为朝鲜族代表性乐器而闻名于世的长鼓,则以被称为“长短”的传统韵律,伴随着令人心潮澎湃的歌舞,展现着爽朗潇洒与含蓄深沉并存的民族性格。

纷繁绚烂的民族乐器,以穿越漫漫时光而来的悠远音韵,装点世代流传的古老歌谣。发源于唐宋游艺活动的“打令”,以抑扬顿挫的歌声,抒发出四时景物变化的趣致和朴素的劳动情怀。以家传户晓的《阿里郎》、《桔梗谣》为代表,从高耸险峻的山岳,到苍茫海风吹拂的堤岸,被涂染上不同地域色彩的传统民谣,则表现出朝鲜族人无论置身何方,仍然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坚韧情感。粗粝铿锵的说唱艺术“盘索里”,描摹栩栩如生的浮世画卷,讲述精妙绝伦的生活哲理。这些优美舒畅的歌乐,深切表达着朝鲜族人民对家乡对故土的思恋。

请随我们投入黑土地深情宽广的怀抱,感受清晨时分披满朝霞的青山绿水,感受暮色中随风飘溢的浓浓稻香,感受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刚毅热烈的情感。伴随错落有致的长鼓鼓点,溯行于绵延横亘的时间长河,重绘北国边疆多元文化融合的脉络。

在这悦耳悦心的悠扬歌声中,领略多姿多彩的朝鲜族音乐风情。


欢迎您的光临



文中音乐请喝一碗纳西酒 喂唻喂唻来自瑞鸣音乐专辑《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云南》。纳西全族崇拜他们的始祖“三朵神”,传说他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恍如玉龙雪山的化身,每年二月初八为祭祀三朵,将举办盛大的集会,如此已延续千年。而她的歌声像三朵神的信使,翅膀洁白的风,“白地”圣地的蓝天、青山、山谷、梯田、蜿蜒的河流尽在其中,她在唱着,请你一起来“朝白水”,参加三朵节的欢会,请你来和纳西的人们、乃至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人们相聚、庆祝,一起祭拜神明,一起歌唱与舞蹈,畅饮他们的酒,共享他们热烈的爱与喜悦。还有什么比这更坦率直接的邀请吗,无遮无挡,那歌声像毫无保留伸出的手,纯粹干净的笑,和天然大方的身姿,那声音传递了一个地方的风貌,一族人的心意,谁能拒绝这样的邀请?



《中国音乐地图》



听见云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vatar

5

主题

0

回帖

7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5